【魅力教师】陈柏西:教书育人,一场很美的相遇
更新日期:2022-05-18 浏览次数:0
谈起语言文化学院的陈柏西老师,同学们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纷纷表示:“始于颜值,陷于才华,我们都是柏西老师的粉丝”。她微卷的长发、明亮的眼眸、纤瘦的身影、轻柔的话语都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踏上三尺讲台,耕耘教育事业,从“学生”走向“教师”,从“选择”走向“热爱”,用心经营课堂,耐心指导学生。渐渐地,她发现越来越喜欢和学生相处,教学相长,激励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归属感,也更加热爱教师这个职业。
“就业是个永恒的话题,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会就业面临更多样化的选择。我研究生毕业后,其实在英国也拿了很不错的offer,但最终还是选择回国‘干事业’。回国后,最开始收到的是上海一份翻译类的工作邀请,结合父母的建议跟自己的现阶段职业规划综合考虑,选择了留在长沙,来到了中南林涉外涉外学院成为一名高校教师。但在此之前,我都没有想过真的有朝一日我会站上大学的讲台,投身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一路走来,说到成为一名教师最深刻感受时,陈柏西感慨良多:“当走进校园、站上讲台,我常常会不由自主的回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能切实感受到是青春的美好和年轻的力量。每一节课都有新发现,每一次'反思'都有新收获,每一位学生都是一颗‘期待’的种子。慢慢地,累积的是学生们带给我的“认同感”和“获得感”以及我自己热爱教育事业的归属感和使命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陈柏西认为,教师这个职业的角色有很多,除了教授知识外,也还是学生的榜样和朋友知己,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与社会道德准则的传递者,更重要的是社会道德准则的体现者。无论在课堂上还是生活中,都要规范自己的行为,给学生传递正能量的东西。
课堂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渠道,要充分认识到高效课堂建设的重要性,主动、高效推进课堂建设,加强引导,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发散学生学习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创新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的思辨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整体的综合素质。陈柏西说到关于课堂时,不由自主地润了润嗓,她向我们介绍:“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都是不同的,我现在任教的课程有《英语笔译》、《英语语音》、《艺术类大学英语》和《新概念ⅲ》这四门,就备课量来说,确实蛮大的。”要打造一个既有趣味又有效率的课堂,课前准备十分重要。陈柏西表示:“在备课的过程中就应当将课堂内容梳理好,再通过例子或者图片、视频等方式丰富课堂内容。做好课堂授课ppt内容之后,我还会根据课堂内容再梳理一遍,在学生可能会提出问题的一些地方进行延伸,譬如向大家介绍国外文化,又或者分享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
除此之外,英语专业学生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基础、思维方式、英语学习的应用方向都会有所不同。“面对这些差异,我的授课方式会有所调整和侧重。在给英语专业的学生上课时,基本就是英语教学贯穿全程,更注重英语的地道表达。但是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同学,他们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一些,我更倾向于将英语与中文结合穿插讲解,在完成知识点教学的基础上帮助同学们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学校,她是一个人气很高的优秀老师,更是同学们心目中的知心朋友。18级英语专业黄雨表示:“陈柏西老师平时在课堂上对待学生十分认真负责,对每位同学的问题有问必答,没有丝毫不难烦。她会站我们的角度,根据专业发展以及每个人的特点帮同学们做分析并给予中肯的建议。而课堂后的陈柏西老师待人礼貌又真诚,可以和同学们聊到一块儿,很受同学们的喜欢,我们都称她为女神老师。”
“受家庭影响吧,我妈妈从小就送我去学各种才艺,古筝、民族舞、拉丁舞、爵士、民族...我之前好像说过民族舞了,哈哈哈...但是现在因为工作原因,确实很久没有去练过舞了”聊起兴趣爱好的时候,陈柏西又是另一种状态,“很喜欢那种流汗的感觉,不过我现在把这种坚持转移到健身上了。”闲暇时,她也经常会看翻译相关的书和视频,譬如张培基翻译的中国散文选之类的书籍。她认为:“语言的学习是终生的,是不断积累的过程。”阅读能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她说:“在成为一名教师后,这个习惯不仅仅是她的一种爱好,更是一个教师在提升上最基本的自我要求。”
培根说:“对青年人来说,旅行是教育的一部分,对老年人来说,旅行是阅历的一部分。”旅行对每个人的意义都不一样,对陈柏西来说,旅行的意义也是多样化的:“在国外读书期间,毕业如果我留在英国发展父母还是不太接受的,但之后我带着父母去英国旅行,我为他们担任导游,一路上翻译、引路、制定计划,他们在一路上感受了很多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氛围,对于很多事情就更能体会和慢慢接受了。”
育人有路,道阻且长,心有信念,步步生花。陈柏西在教育教学的征途中不断思考,她表示:一位优秀的老师会影响学生一辈子,如何真正成长为一名好老师,成为学生的的良师益友,为学生的梦想助力,需要在漫漫教学长路上不断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