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非遗之韵 燃薪火传承”第二届发现长沙之美网络视听公益作品征集展示活动今日启动
更新日期:2024-10-23 浏览次数: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长沙非遗,传承千年,在这座底蕴深厚的文化之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生生不息……10月23日上午,“品非遗之韵 燃薪火传承”第二届发现长沙之美网络视听公益作品征集展示活动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盛大启幕。活动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湖南教育电视台主办,长沙学院马栏山新媒体学院、湖南省高校易班发展中心、长沙铜官窑国风乐园协办,通过aigc人工智能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并携手校政企和各大博物馆共同打造“湖湘文化 世界传播”——大中小学校创新实践平台,面向社会各界召集千万“非遗追光人”和各类优质作品,邀世界共同聆听湖湘千年之韵,让长沙成为世界旅游目的地,让非遗之美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百余所大中小学校共续长沙之美 千万追光人同寻非遗之韵
2023年12月,《“发现长沙之美”——首届“发现城市之美”网络视听公益作品征集展示活动》历时262天圆满收官。全国百余所高校积极响应,超千万“大美发现官”踊跃参与,三万余件优秀作品汇聚星城,从“文旅结合 思政育人 融合传播”角度发现长沙之美、展示长沙之美,力推长沙之美走向世界,吸引世界关注长沙之美。
为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智化战略行动,打造展示长沙非遗魅力的文化交流平台和网络育人阵地,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24年10月,特举办“品非遗之韵 燃薪火传承”第二届发现长沙之美网络视听公益作品征集展示活动。本次征集展示活动以aigc人工智能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集聚合征集、共享传播、孵化创新于一体,致力于发挥“文化传承创新”“高校社会服务”“网络思政育人”“文化对外传播”“国际交流”等价值功能,积极探索对外传播的新阵地、对外展示的新窗口,为长沙非遗插上“数字翅膀”,以数字非遗繁荣文化生态,让全球共享中华美学。
政企校三方携手 同心壁画长沙非遗愿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党委书记李雄华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向出席本次启动仪式的领导、嘉宾致以热烈的欢迎。他表示,首届“发现长沙之美”网络视听公益作品征集展示活动成效显著。今年,“品非遗之韵 燃薪火传承”第二届发现长沙之美网络视听公益作品征集展示活动以非遗文化传承、创新、传播为落脚点,联合全国多所高校、中小学和博物馆共同搭建“湖湘文化世界传播”——大中小学校创新实践平台,扎实做好非遗保护工作,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最后,他期待通过此次活动,政企校携手共进,共同推进长沙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让非遗之美在长沙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党委书记资义平在致辞中表示,非遗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品非遗之韵 燃薪火传承”第二届发现长沙之美网络视听公益作品征集展示活动为广大青年群体挖掘、展示、传承长沙非遗提供机会,并提出作为学校一方,要在教育教学中将非遗融入课程体系,让学生们了解非遗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他相信创新实践平台的成立将力促大、中、小学校开展非遗研究、保护和传承工作,同时希望更多优秀的网络视听作品通过本次活动涌现出来,让魅力长沙走向世界。
中国教育电视台原副总编辑张志君作“文化自信”主题分享。他以“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切入介绍长沙历史渊源,并表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分享中,他呼吁大家利用“全程、全息、全员、全效”为主要特征的“四全”媒体进行非遗传承传播,并提出五点建议:一是潜移默化;二是连贯古今;三是联通中外;四是受众为本;五是立德树人。最后,他以一首自创词《临江仙》表达了对本次活动的美好祝愿,并将书法作品赠予组委会。
长沙铜官窑国风乐园副总经理张宁在致辞中表示,长沙铜官窑依托国家级非遗性代表项目“长沙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不断发展,本次活动联合铜官窑以aigc人工智能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更是让千年窑火在时代融合中更加绚烂,以他为代表的企业愿与大中小学校共接育人链条,为学生提供非遗体验平台,并希望通过校企合作,结合产业发展和人才战略引导青少年做非遗的传承者与推广者,达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目的,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从“世界”来到“长沙”。
长沙学院马栏山新媒体学院副院长张乃午在致辞中表示,燃薪火传承,青年一代义不容辞,作为高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责任。高校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优秀的师生队伍和广阔的传播平台,因此,今后也将持续通过开展非遗研究、开设非遗课程、举办非遗文化活动等方式,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非遗、热爱非遗、传承非遗。他认为,非遗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情感的延续、一种文化的认同,通过网络视听作品,可以让长沙的非遗之美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向世界展示,最后,他衷心祝愿“品非遗之韵 燃薪火传承”第二届发现长沙之美网络视听公益作品征集展示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湖南教育电视台副台长郭尚武在致辞中表示,今天正值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象征“秋收美好、更待努力”。教育是百年大计,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在此背景下,“发现长沙之美”网络征集活动鼓励年轻人以青春视角展现文化长沙、魅力长沙的多样风貌,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家乡故事和青春故事,助力“大思政课”建设和美育工作,并承诺充分利用知名湖南教育融媒体中心平台优势,通过多渠道宣传作好立德树人的教育电视表达,全面服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政企校同搭创新实践平台 共促湖湘文化世界传播
发现长沙之美,守非遗“活化石” ,绘就世界“同心圆”。活动汇聚湖南教育电视台、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湘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长沙学院马栏山新媒体学院、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大中小学与各大博物馆,政校企三方联合发起“湖湘文化 世界传播”大中小学校创新实践平台。
启动仪式上,湖南教育电视台副台长郭尚武、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党委书记资义平、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童卡娜、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李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家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张玉山、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曙、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付兴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副院长张康龙、长沙市周南中学校长陈新春、长沙市新城学校党委书记瞿林、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校长吴伟、长沙市周南秀峰学校校长罗丹洁上台,将手掌放在启动屏幕上,共同开启“湖湘文化 世界传播”——大中小学校创新实践平台。同时,邀请人工智能优秀企业参与技术指导,借助aigc人工智能探索非遗发展新模式,利用aigc等技术应用助力非遗展示、传播、创新,发挥新生代力量传递文化魅力。
湘绣意蕴生动、陶瓷细腻精巧、麻石雕刻朴而不凡、皮影戏浮动于光影、千年漆器光彩照人……启动仪式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党委副书记孟志波代表组委会为陶瓷技艺非遗传承人彭望球、湘绣非遗传承人汪再红、麻石雕刻非遗传承人周进京、漆器非遗传承人郝冠雄、皮影戏非遗传承人何怀玉颁发聘书,聘任他们为”湖湘文化世界传播”——大中小学校创新实践平台导师,全心耕耘传承,以老带新助推非遗文化走进校园,以非遗薪火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之魂。
远洋展演非遗,青年大学生助力文化传播。为充分发挥高校服务地区发展与文化传承创新功能,10月27日,中南林涉外剑桥微留学出行团即将前往英国,结合本届“发现长沙之美”主题,化身“湖湘文化世界传播大使”,在英国举办“品湖湘之美,扬中华非遗”系列公益活动,向世界展示湖湘之美、非遗之韵,用实际行动号召当代大学生成为非遗文化的追光者和传播者。
新时代非遗传承,青年接力“守”艺人。仪式上,非遗传承人为此次前往海外的学生代表们颁发“发现长沙之美湖湘文化世界传播大使”聘书,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非遗传承重在展现时代价值,融入当代生活,青年群体们接过传承接力棒,今后也将承担起挖掘非遗新韵,践行工匠精神,深入参与传承非遗的重任,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弘扬者。
非遗 文艺”焕新现代视听 寻非遗传承里的熠熠风采
启动仪式上,醒狮雄健勇猛、摆手舞活泼自然、花鼓戏唱腔惊艳.....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师生在精美的文艺节目中领略非遗之韵,坚定守望文化精粹之心,希冀以“非遗 文艺”相结合的方式吸引千万“大美发现官”加入非遗传承创新队伍,赏非遗之华,续文明之光。
启动仪式在雄健勇猛的醒狮表演中拉开帷幕,两头雄狮跃上舞台,矫健的身姿和振奋人心的鼓点相得益彰,饱含着对回望先辈、追溯历史的深厚感情,醒狮表演将力量与美感、现代与传统完美融合,唤醒了观众对中华文化的记忆和情感认同,激发了人们对文化传承的热情。
随后,土家族的《摆手女儿家》舞蹈展示了土家族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古老的土家族有语言而无文字,摆手舞则成为土家族民间文化的载体,隐含着千百年来湖湘人民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地域情怀。
歌舞表演《梦回千年》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表演手段相结合,带领观众穿越时空,回到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唐朝,感受长沙窑的繁荣与兴衰。历经斑驳岁月的长沙窑在音乐中被唤醒,与今人共舞,同寻文化之根。
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一曲戏腔悠扬,旅律动听,不仅是对传统戏曲的传承,更是对“百年湖湘声音”的赞歌。它烙刻着传统戏曲的基因,从世代传承到创新演绎,湖南花鼓戏在历史潮涌中激流勇进。
文化遗产照古今,寻光逐梦踏征程。随着在场领导与嘉宾共同按下启动柱,“品非遗之韵 燃薪火传承”第二届发现长沙之美网络视听公益作品征集展示活动正式启动,千万“非遗追光人”蓄势待发。启动仪式在与会领导和嘉宾的合影下圆满结束。
中国教育电视台原副总编辑、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张志君,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唐瑾,望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周岚,望城区文旅广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卓,望城区丁字湾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彭园琛,湖南教育电视台党委委员、副台长郭尚武,湖南教育电视台副总监、国家二级导演资喻宇,湖南教育电视台编委、教育文化中心主任罗攀,湖南雷锋纪念馆党组书记邹文,隆平水稻博物馆公共服务部部长邓晶玲,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党委书记资义平,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童卡娜,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琦,长沙学院马栏山新媒体学院副院长张乃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家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张玉山,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曙,湖南省艺术职业技术学院戏剧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刘正伟,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助理付兴华,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董事长助理樊静,长沙市周南中学校长陈新春,长沙市新城学校党委书记瞿林,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校长吴伟,长沙市周南秀峰学校校长罗丹洁,长沙市清水塘小学工会主席罗勇,湖南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阳贤忠,湖南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项目主管潘佳培,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经营部执行总经理高勇,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营销高级总监徐林胜,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营销高级总监晏纲,用友集团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罗娇,卓尔发展(长沙)有限公司总经理石伟,新华联铜官窑国际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宁,用友集团湖南分公司项目总监王闯,正大集团湖南区人力资源总监张道文,铜官窑国风乐园品牌总监潘杏琼,铜官窑国风乐园策划经理蒋钰洁,陶瓷非遗传承人彭望球,湘绣非遗传承人江再红,麻石雕刻非遗传承人周进京,漆扇非遗传承人郝冠雄,皮影戏非遗传承人何怀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董事长朱定强、党委书记李雄华、党委副书记孟志波、副院长张康龙、院长助理王佳怡及500余位师生代表参加本次启动仪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坚持践行立德树人核心任务,不断探索实践育人的空间、夯实网络思政育人的阵地,力图扎根传统,融汇创新,成就长沙非遗国际表达。自2023年以来,学院持续调动校内校外资源,切实将“思政育人”、“学科育人”、“网络育人”、“活动育人”、“光影育人”与“强省会”进行深度融合,搭建全社会聚焦“发现长沙之美”的青年大学生网络视听公益作品征集平台,发挥新生代力量传递文化魅力,多元展示长沙之美。未来,将全力打造全国范围内面向青少年群体的思政文创重要赛事平台,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助力“强省会”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作出新贡献。